2016年7月1日 星期五

為什麼對跑者來說「RunningQuotient」比「TrainingPeaks」好用?

TrainingPeaks是線上耐力運動分析平台裡第一流的網站,這是世界公認的它已發展近二十年,是世界上第一個專為耐力運動設計的紀錄平台,一開始是因為喬福瑞(Joe Friel,世界知名鐵人三項教練)對於在從事教練工作時,一直被繁索的選手數據紀錄所困擾,喬福瑞的兒子德克(Dirk)聽他老爸說了很多年,九零年代末時,某天和他的練車好友費雪(Gear Fisher)在酒吧聊這他爸的困擾,費雪也是一位電腦工程師,他說他可以寫一個網站平台給他爸使用,方便他紀錄,如今這個平台演變成全世界最知名的耐力訓練與紀錄平台。

譽寅教練曾用TrainingPeaks幫助不少鐵人和跑者進行線上訓練,當時他就發現TrainingPeaks的跑步壓力指數(running Training Stress Score, rTSS)很不符合訓練的實際情況,因此使得體能、疲勞和狀況指數的數值和曲線都有很大的誤差,失去參考價值。

下文中譽寅以他訓練的學員為例,當他利用TrainingPeaks監控訓練量時,課表一的「壓力」明顯比課表二大很多,但TrainingPeaks算出來的壓力只差4點,明顯有很大的誤差(原文出處):

→課表一:E強度40分鐘+R配速跑400m×6趟+輕鬆跑5分鐘+R配速跑200m×8+輕鬆跑10分鐘

→課表二:輕鬆慢跑1小時(跑者的E配速是3:59到4:32/km之間,而這次訓練平均配速是4:37/km)

譽寅教練說道:「這兩次訓練分別為課表一64.3 rTSS與課表二60.3 rTSS,兩者之間居然只相差4點,明顯不符合跑者實際所承受的壓力。主要原因是TrainingPeaks的系統邏輯完全是根據自行車訓練的方式作出計算,對於自行車的訓練量是沒問題的,但當套用在跑步訓練(甚至是游泳訓練)時就會出現誤差。」

會有這麼大差距是因為TrainingPeaks的分析邏輯是從自行車的功率來的,當它在計算跑步的訓練壓力時(rTSS),就會有很大的誤差……譽寅教練指出:「上面這兩次訓練在RunningQuotient所計算的訓練指數分別是31.4點(課表一)與11.8點(課表二),相當符合跑者實際的感受。」

對自行車訓練來說,TrainingPeaks是世界第一流的線上分析工具,但對純跑者來說就可能不適用了!

對譽寅教練來說是「為了能更方更的分析選手的跑步數據」,對我來說是希望跑者能有好的中文化分析工具可用,對執行長Xjack來說應該是為了博士論文的實驗數據吧XD!總之,因為從使用者的角度體驗到TP對跑者的不體貼之後,我們共同創辦了RunningQuotient,它完全是專為跑者打造的,一開始就是從跑步的邏輯來設計,除了「體能」相關的訓練壓力指數(rTSS)、體能指數、疲勞指數、狀況指數之外,還能幫跑者做個人化的大數據分析,告知他最近一個月的實力--當前跑力,以及該跑力下的六級配速區間。而且只要跑者是使Garmin的高階跑錶,還能進一步分析跑步技術的數據。我們正在研發新的跑步技術分析圖表,希望能幫助更多跑者從量化的角度來調整自己的跑姿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