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1月23日 星期三

期待訓練營的訓練模式,可以在台灣遍地開花

所謂的訓練營必須要涵蓋幾個元素:首先必須要設定明確的目標賽事,一群人共同追求這項目標,一起吃課表、一起完成它,一起互相激勵與打氣。

跑步看似是一個非常孤獨的運動,不過一個人訓練卻很難進步與突破,一定要在某一個場域內互相刺激,卻又不能產生競爭意識,而是要創造「合作意識」,互相激勵變強,Garmin Sports 這個平台群組功能與達成率的機制,正是創造跑者們合作意識最適合的系統。

要讓台灣整體的運動實力變得更強,絕對不是仰賴政府、依靠任何人,而是要靠運動員與教練「自立」。從民間的力量著手,「訓練營」與「商業模式」的建立將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。

肯亞與日本跑步實力之所以能如此強大,並非靠著天生的基因,而是靠著長期累積的長跑文化,以及完整的訓練營/俱樂部制度。試著想想看如果台灣同時有 5-10 個類似像 Garmin 這樣的專業跑步訓練營,對台灣的跑步實力將會造成什麼影響?

因此這也衍伸第二個重要的關鍵,也就是商業模式。目前台灣的訓練營都是與行銷活動結合,要連續舉辦數年、能不斷培養長跑人才,這其中有太多的未知數。所以需要人才、制度與商業模式並進。首先要有教練願意做這樣長期耕耘的事,再來要建立完整的訓練營制度,最後是跑者們也要願意為這項專業與課程付費,讓教練們有足夠的資源生存,才能使制度延續下去。

期待以「訓練營」為主的訓練模式,不只能持續下去,也能在台灣多個地點遍地開花。

==
PS 謝謝運動筆記禹志的專業採訪〈Garmin 上海訓練營落幕 徐國峰分析突破 PB 關鍵〉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