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3月24日 星期五

批評、知道與無知

今天有朋友傳來網路上批評自己的言論,這種言論看過很多了,所以也不大驚訝。每次只要是朋友傳過來的,儘管是充滿情緒性的語言,我都會刻意一字一句仔細看過,當然有些字句會被戳到,就像上星期在課堂上用手指戳學員一樣,是一種不舒服的感覺,但每次不舒服都是進步的契機。我想利用這種心理上的不適重新反省一下「知道了」這件事。是我「知道」的訓練理論與方法比較對,還是批評我的人比較對呢?但這是一個錯的問題,在《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完結篇》中透過哲學家與年輕人的對話,我瞭解到對的問法應該是:「在『求道』的這條路上我們是否持續前進,一直沒有停下來說『此處就是真理』呢?」接著,我想引用《被討厭的勇氣二部曲》這本書中的一段討論「哲學與宗教的差異」的對話:

==
年輕人:哲學和宗教的差異,還有界線在哪裡?

哲學家:你可以這麼想。為了探究真理,在一片漆黑裡,我們走在一根長長的竿子上。我們對常識產生懷疑,不斷自問自答,就這麼一心一意地走在這根不知延伸到何處的竿子上。於是,我們偶有會在黑暗中聽見發自內在的聲音:「就算再往前走,什麼也沒有。此處就是真理。」

年輕人:喔。

哲學家:接著,有些人會順從內在的聲音,停下腳步,從竿子上跳下來。那裡有真理嗎?我不知道。也許有,也許沒有。只是在那種停下腳步,中途從竿子上跳下來的狀況,我稱之它為「宗教」。而哲學,則是永遠往前走。至於神是否存在,一點關係也沒有。

哲學家:康德說過:「我們無法學習哲學。我們只能學著去做哲學。」

年輕人:做哲學?

哲學家:是的。哲學與其說是一門學問,不如說是生活的「態度」。宗教,想必是在神的名義下談論「一切」吧--談論全知全能的神,還有來自神諭的教誨。在本質上,這是與哲學不相容的看法。因此,若是有人自稱「無所不知」,並停下求知與思考的腳步,那麼無論對於神明的存在與否有何看法或有無信仰,我都認為他已經涉足「宗教」。

年輕人:意思是說,老師您自己還「不知道」答案囉?

哲學家:不知道。我們一旦對某個思考對象產生「知道了」這個想法的瞬間就不會繼續再追究。我總是一直不斷思考自己、思考他人,還有這個世界。所以我永遠都「不知道」。

年輕人:嘿嘿,就連答案都是那麼哲學。

哲學家:蘇格拉底透過一些號稱智者(詭辯家)的人對話,得到一個結論:「我(蘇格拉底)知道『自己所知並不完整』」,我知道自己是無知的。可是他們這些詭辯家,也就是自稱「智者」的人們,認為自己知道「所有的一切」,卻對自己的無知一無所知。關於這一點,也就是知道「自己的無知」這件事上,我比他們還有資格稱為智者……這就是那段「無知之知」的名言。

年輕人:這樣說來,什麼答案也不知道,而且無知的您,到底要傳授什麼給我!?

哲學家:我不會傳授什麼給您,而是要和你一起思考,一起走下去。

(上文截錄自《被討厭的勇氣二部曲》,究竟出版,頁39~41)
==

最近一年的講課我時常覺得自己在教授的是運動哲學。哲學,並沒有一般人以為的那麼高深,每個人只要不停止去問去思考就是在「做哲學」。我對自我的期許,跟引言中的那句話極有共鳴:「我總是一直不斷思考自己、思考他人,還有這個世界」,只是我現在的世界比較窄,就是運動和訓練。在每個做學問階段我只是「知道了」訓練的某個部分,但我清楚地知道自己所知並不完整,而且無知的比例正逐漸擴大……若把我們所知的東西比喻成一個球體的話,知道的東西愈來愈多之後,球愈長愈大的同時「未知的範圍(球的表面積)也會愈來愈大」,這就像我現在的感覺:知道愈多,愈感到無知與傍偟。相對地,那些一昧批評與自認為自己已經知道的人,他們的學問就像是一顆接觸到的未知表面很少的小高爾夫球一樣,「對自己的無知一無所知」。

說了這麼多,老子用一句「道可道,非常道」就說完了,這是先秦哲人在語言上的精要之美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